筑牢心理健康教育根基,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2025年渝中区教共体推进教师心理健康教育C级资格认证培
点击:33  发布时间:2025/7/3 15:12:27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渝中区教委以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为抓手,于6月30日全面启动以教共体为载体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C级资格认证培训。此次培训立足“全员覆盖、分层推进、实践导向”原则,通过教共体牵头实施全员扫底,旨在打造一支兼具专业素养与心理韧性的教师队伍,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坚实保障。
区教师进修学院组建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胡渝江为组长、携同副院长带队的六个专项视导团队,分赴人民小学、巴蜀小学人和街小学、中华路小学、大坪小学、马家堡小学、求精中学、二十九中学、复旦中学九个“教共体”培训现场通过听:听取教师学习体会、困惑及建议看:查看培训现场组织、教师参与度及学习状态问:询问培训教师对课程、方法、效果的评价访:访谈教共体负责人教师代表等,并进行座谈交流导:针对问题提建议,反馈指导,推广亮点。深入了解培训实施情况,确保培训质量。
 
此次培训由区教委精心谋划,区教师进修学院统筹组织,各“教共体”积极跟进实施,呈现了以下亮点和特色:
一、顶层设计:构建 “三位一体” 培训体系
一)目标导向,明晰能力矩阵
强化培训体系化设计,将心理健康教育从“选修课”升级为“必修课”,以“政治素养与师德修养并重、专业能力与心理韧性共进、数智思维与教学实践融合”为三大核心目标,要求参培教师掌握“心理问题识别—危机干预—团体辅导—家校沟通”全链条技能,形成 “理论认知—实操训练—认证考核”的能力闭环
(二)机制创新,强化教共体”协同
为打破校际之间的隔阂与壁垒,我们以六个小学教共体、三个中学教共体为基本单位,精心组建了培训共同体。这一举措旨在整合各校优质资源,实现师资共享、场地共用、考核共标,推动教育协同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环境。各“教共体”组织有序、协同共进,进一步保障了培训的现场落地。
(三)时间保障,锚定关键节点
培训覆盖全体中小学教师(已持证者除外),各教共体从2025 年 6月至2026 年8月完成所有研修任务,确保 7 天培训时长全覆盖,确保2026年9月前100%完成认证。
 
二、创新突破突显化”培训模式
(一)课程体系化:四大模块夯实基础
构建“基础理论—实践技能—自我关怀—考核认证”四大模块。开设《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实操》等11门核心课程,其中分小组团体活动占3天,突出“暖身训练—技能实操—整合应用”三阶培养。
二)专家层级化:三级师资赋能教学
组建“高校专家+一线名师+专职教研员”的导师团队:西南大学郭成教授等高校专家负责理论建构,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佘仁叶吕玮等教研员主导实操指导,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刘宇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谭春艳等一线教师分享实战经验,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师资组合
(三)考核动态化:多元评价确保质量
建立“考勤+作业+案例+现场答辩”的四维考核体系。特别强调“缺勤半天或迟到早退三次即判定不合格”,培训合格者需通过由市教科院组织现场答辩获取C级证书,实现“过程管理+结果认证”双轨把控。
三、视导成效:多维度呈现培训势能
(一)规模效应显著全员广覆盖
小学段参培人数超2000人,其中人和街小学“教共体”581人、巴蜀小学“教共体”570中学段参培人数近1500,其中求精中学“教共体”584人、29 中学“教共体”490人,全区形成“教共体牵头、校校参与”的全员培训格局。
(二)资源整合高效多阵地
各教共体因地制宜调配资源,如大坪小学教共体统筹石油路小学、枇杷山小学场地马家堡小学教共体、求精中学教共体等分设多个培训点,实现“一多阵地”的灵活配置。
(三)弹性机制灵活:校情精准施策
培训呈现多样态:部分学校提前启动培训,如解放小学作为试点校,已在2024年8月,全员通过C级资格认证培训;中山小学、大同实验学校等 5 所学校2024年暑期提前开展,形成“先行先试—经验推广”的良性循环;培智、启聪学校针对特殊教育需求单独设班,体现“普特融合”的培训温度。
本次培训的启动与推进,将有力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推动区域心理健康教育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下一步,渝中区将持续深化教共体协作机制,强化校本研修与区级督导的联动,为构建“五育润心”育人格局奠定基础,助力渝中教育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