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琢明路径 匠心凝聚展风采——渝中区教育学会第八届“辩课进校园”(初中历史)学术研讨活动
点击:22 发布时间:2023/4/20 11:30:45
为进一步提升历史教师对新课标的认识,深入理解“学业质量标准”和“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更好实现立德树人、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2023年4月19日上午,渝中区教育学会第八届“辩课进校园”(初中历史)学术研讨活动在重庆市求精中学校举行。本次活动由渝中区教育学会和重庆市教育学会中学历史教学专委会联合主办,渝中区教育学会中学历史专委会和重庆市求精中学联合承办,重庆市渝北区教学学会中学历史教学专委会和四川省德阳市教育学会协同开展。
渝中区教委副主任杨斌,渝中区教育学会会长吴小丽,重庆市求精中学校党委书记、副校长胡渝江等领导出席活动。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袁从秀、重庆市教育学会中学历史教学专委会理事长邓晓鹏、重庆市教科院中学历史教研员黄开红、重庆市教科院中教所副所长余朝元、重庆市渝北区教师进修学院历史教研员范超等专家深度参与此次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践行课标,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探索”,活动由渝中区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委会秘书长、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历史教研员周泉主持。
与会人员首先观摩了求精中学方锐老师的执教课例“对外开放”。方锐老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结合新课标对教学评一体化的导向,重新整合内容,将评价贯穿教学的始终,对学生参与课堂的状态、进展、成效做出评判,提升学生课堂学校的有效性。

辩课分为辨析课堂、辩疑解惑、专家解析三个环节。三方就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和困惑进行梳理和阐释。观课团队听取执教团队的说课后,依据新课标“学业质量标准”,解读课堂教学行为并提出问题。专家团队则围绕“教学评一体化”主题进行精辟的回应,提出了课堂教学实施建议。大家在辩课中交流观点、互换思想,提升学科教学的认识。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黄牧航教授作线上专题讲座“学案教学法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落实”。黄教授以具体案例剖析评价如何渗透在教学各阶段、各环节,从而优化历史学科教学。专家讲座醍醐灌顶,给一线教学实际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
与会人员除了渝中区初、高中历史教师之外,还有来自重庆市大渡口、九龙坡、高新区、两江新区、北碚、彭水、璧山、江津、潼南、綦江、合川、垫江等20余个区县的历史教研员和教师代表。华南师范大学黄牧航教授及其团队、四川省德阳市教育学会中学历史教学专委会代小强秘书长及其团队也在线上参与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帮助老师们厘清了“教-学-评”一体化的认识,明晰了评价贯穿课堂的教学路径,也有助于学科教师精准把握新课标,明确新课程的实施方向,提升区域历史教育教学质量。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