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有计划开题 强化有组织科研——渝中区完成2024年度市级课题集中开题活动
点击:86 发布时间:2025/1/9 17:13:07
2023-2024年,在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组织引领下,渝中区连续两年高质量完成了市级规划重大重点课题集中开题工作。在此基础上,2024年12月,渝中区教育科学规划办严格按照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的开题规范流程和要求,对渝中区各校园立项的27项市级重点无经费课题和一般课题,分7组进行了集中开题活动。
12月12日上午,渝中区2024年度市级课题集中开题第1组在区教师进修学院四楼会议室顺利举行。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地理教研员张文革、科学教研员邵发仙、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纪委书记牟涛、物理教研员王安民出席了会议。区教师进修学院科研中心主任包蔼黎主持会议。

进修学院陈郁兰负责的课题“基于言语互动分析的初中物理课堂深度学习研究”,专家组建议找准课题研究对教学改进的价值点,适当缩小研究承载内容,提炼一线教师课堂教学改进策略。进修学院彭小琴负责的课题“基于社会性科学议题的中学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专家组建议厘清社会性科学议题在本研究中的界定范围,明确项目式学习的实施流程,进一步论证实施时间的可行性。进修学院赵锐负责的课题“指向实践育人目标的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策略研究”,专家组建议进一步凝练研究意义和目标,聚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界定、案例设计方法和教学策略。
12月12日下午,渝中区2024年度市级课题集中开题第3组在区教师进修学院四楼会议室顺利举行。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田方林,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秘书长陈瑞生,渝中区规划办主任、区教师进修学院原党委书记、院长宋文君,重庆第一双语学校教科室主任邹仁波,渝北区教师进修学院特级教师汪红出席了会议。区规划办课题主管赵小翠主持会议。

人民小学谢昭强负责的课题“新时代小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校家社协同机制研究”,专家组建议将心理危机预防改为心理危机干预,以便全面地涵盖心理危机产生前的预警机制和心理危机产生后的干预过程。人民小学牟莉华负责的课题“新时代小学班主任队伍核心育德能力建设研究”,专家组建议从管理育人、活动育人、评价育人、协同育人等胜任力角度构建班主任核心育德能力模型。二十九中陈廉负责的课题“‘大思政课’视域下‘红岩魂韵’课程建构的实践研究”,专家组建议要厘清课程建构的框架,包括选修课程和国家课程融入思政教育两个方面。巴蜀中学王霞负责的课题“基于学科理解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课型建构及实践研究”,专家组建议要厘清单元教学的主题框架,根据一定的分类原则,将不同课时纳入不同的主题框架。
12月12日下午,渝中区2024年度市级课题集中开题第2组在区教师进修学院四楼圆桌会议室顺利举行。西南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院长赵斌、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杨瑞、重庆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吴乐乐、重庆师范大学职教师资学院院长助理贺应根、渝中区教育学会会长徐开明出席了会议。区教师进修学院科研中心主任包蔼黎主持会议。

启聪学校汪毅负责的课题“特殊教育‘医教康’协同育人实施机制研究”,专家组建议进一步厘清医教康的关系,侧重教育的作用,注重部门之间的协同推进和案例佐证。职教中心余腊梅负责的“职业院校美育浸润行动体系构建研究”课题,专家组建议进一步精准界定美育、职业院校美育、美育浸润等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尤其体现出职业院校美育的区分度,研究方法里增加德尔菲法,请专家指导“美育浸润行动体系”的建构。职教中心周晓渝负责的“积极老龄化视野下老年生命教育课程建设的研究”课题,专家组建议研究目标应结合梳理清晰的核心概念,重点说明架构课程的几大板块,即规划设计、资源开发、教学实施、评价反馈等。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沈霞负责的课题“区县教研机构内部控制现状及改进策略的案例研究”,专家组建议调研时将其他区县教研机构纳入,增加辐射面,从科研的视角发现实践层面的问题,比如将“控制”层面上升到“治理”层面,自上而下的模式转换为自下而上的调研机制,形成决策建议。
12月13日上午,渝中区2024年度市级课题集中开题第4组在区教师进修学院四楼会议室顺利举行。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周刘波、西南大学外语学院教授黄学军、重庆育才中学语文正高级教师刘冬梅、江北区中学历史教研员张茂芹、南岸中学政治教研员陈险峰出席了会议。区教师进修学院科研中心主任包蔼黎主持会议。

区进修学院张理英负责的课题“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专家组建议进一步增强调研的信度和效度,分析学如何聚焦,探寻教学评一体化的典型课例和区域模式。区进修学院刘兆永负责的课题“AIGC技术赋能的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教学实践研究”,专家组建议找准赋能的落脚点,基于“构思-预写作-修改-发表”的过程,明确技术的角色定位和支撑维度。区进修学院程世均负责的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微项目化学习实践研究”,专家组建议找准微项目学习实施的堵点和难点,在微项目常态化的模式构建和实施策略上实现突破。区进修学院周泉负责的课题“统编初中历史修订教材新增课程资源运用研究”,专家组建议明晰新增与调整内容的界定及教材编写者意图,进一步加强对资源的开发及适配性运用。
12月17日上午,渝中区2024年度市级课题集中开题第5组在区教师进修学院四楼会议室顺利举行。重庆第二师范学教授张家琼,重庆师范大学教授魏勇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教研员徐宇,渝中区规划办主任、区教师进修学院原党委书记、院长宋文君,区教师进修学院学前教育教研员周娟娟出席了会议。区规划办课题主管江明菊主持会议。

区级机关幼儿园庞青负责的“新时代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启蒙课程建构与实践研究”,专家组建议进一步明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启蒙的内涵和外延,明晰课程大纲与课程体系的异同,建构富有科学性、逻辑性的研究内容。区级机关幼儿园高凡负责的“促进幼儿运动能力发展的空间创新及评价量规研究”,专家组建议课题组进一步聚焦研究重点,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深度梳理,完善和优化研究思路。区级机关幼儿园肖红陵负责的“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科幻教育活动实践研究”,专家组建议明晰科学、科创与科幻等几个重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及时把握课题研究的进展和效果,积累研究成果。复旦中学附属幼儿园冉翼负责的“园家社协同视域下幼儿品德启蒙课程建构与实践研究”,专家组建议明晰研究最终的成果形式,并以协同论、系统论等相关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扎实开展研究。
12月18日上午,渝中区2024年度市级课题集中开题第6组在区教师进修学院四楼会议室顺利举行。重庆理工大学教授张小川、复旦中学党委副书记周鸿蜀、市教科院音乐教研员胡苹、高新区教育事务中心教研室主任刘小红、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科研中心主任包蔼黎出席了会议。区规划办课题主管江明菊主持会议。

人和街小学刘燕负责的“人工智能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策略研究”,专家组建议明确研究的重点,可根据研究内容的设计进行调整和优化课题题目。中华路小学朱永伦负责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活动实践研究”,专家组建议可以从人工智能的视角开展研究,并明确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活动与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异同,准确界定核心概念。人和街小学王娜负责的“小学‘智-学’音乐课堂实践研究”,专家组建议明确人工智能在研究中的价值与意义,并在题目中准确表达研究的重点,科学梳理课题研究的内容。邹容小学饶艳妮负责的“数字化引领:基于行为观察的学生品德素养评价研究与实践”,专家组建议进一步明确课题的研究目标,将研究内容重点放在实施路径、指导策略等方面,扎实推进,达成预期成果。
12月19日下午,渝中区2024年度市级课题集中开题第7组在区教师进修学院四楼会议室顺利举行。重庆市教科院教育督导研究所所长张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所副所长吴乐乐、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童莉、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原副院长李立、小学数学教研员王红梅出席了会议。区规划办课题主管赵小翠主持会议。

石油路小学谭仕政负责的课题“智慧教育背景下活力教学范式迭代研究”,专家组建议梳理清楚学校活力教学范式存在的问题和进阶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借助智慧教育平台进行迭代研究,凸显特色。巴蜀中学朱晓昀负责的课题“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践研究”,专家组建议课题组加强文献研究,强化研究目标与研究实施的逻辑关系和匹配度,厘清数学项目式学习的核心内涵。人民小学高仕杰负责的课题“数字化时代小学生数据意识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专家组建议强化数字化时代的体现,在数据意识培养实践策略中凸显数字化和时代性。大坪小学袁懿负责的课题“基于小学数学素养课堂的‘学科项目学习’模式建构研究”,专家组建议厘清两个自创概念“小学数学素养课堂”和“学科项目学习”的内涵和特征。
科研之路最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旅途中的每一次顿悟与成长。在专家的悉心指导和各校园的大力支持下,渝中区2024年度市级课题集中开题活动圆满结束。各课题组将以开题论证为出发点,做好顶层设计,扎实开展研究,凝练研究成果,培养教师队伍,从市区层面、学校层面、课题组层面贯穿推进有组织科研,加强教师自主创新,助推科研反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