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教 “教”“研”相长——2025年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渝中区)开展高中生物学优质课
点击:9 发布时间:2025/11/12 15:19:26
2025年11月6日上午,为了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渝中区高中生物学学科在巴蜀中学黄花园校区开展了优质课比赛活动。本次活动由区教师进修学院主办,巴蜀中学生物教研室承办,区高中生物学教研员刘婕妤担任主持。活动特邀重庆一中教研组长赵尧、九龙坡区生物教研员何兰、南岸区生物教研员文文乙豪担任评委。

活动伊始,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巴蜀中学教育集团总督学周刘波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赛课是区域教研的重要活动,旨在展示教师风采、凝聚教研力量,推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致力于高质量区域教研,在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及教研等方面成果显著。巴蜀中学生物学科团队有光荣传统,在精品班教学、学科竞赛、课堂教学及教研等方面表现出色。周院长提出,好课应具备四大标准:有风格、有深度、有新意、有共鸣,鼓励选手通过比赛展现育人智慧,促进更多优质生物课堂的涌现。
比赛中,五位选手以“真实情境驱动、科学思维贯通、社会责任落地”为设计主线,通过差异化教学策略,生动诠释了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课堂转化路径。1号参赛选手以“绿藻水华治理”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室数据构建J形/S形曲线模型,并通过K值应用实现学生从理性思维到社会责任的转化。2号参赛选手以福寿螺入侵事件为情境贯穿课堂,采用问题串设计深化核心概念理解,通过小组讨论模式有效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与问题解决能力。3号参赛选手从小龙虾泛滥现象切入,通过分析种群数量曲线的变化规律、公式归纳到实际管理方案设计,让学生化身虾塘管理人,构建了完整的知识应用闭环。4号参赛选手采用科学研究全流程教学,从观察假设到模型修正,结合“长江禁渔”案例展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5号参赛选手以中华秋沙鸭的保护为切入,融合AI技术助力生态保护教学,通过酵母菌建模实证分析,升华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五节课均体现了教学风格多元、思维探究深入、教学设计新颖、情感共鸣强烈的优质课特征。
活动尾声,重庆一中教研组长赵尧老师对五节课进行了专业点评。赵老师充分肯定了参赛教师在教学创新、素养培育方面的显著突破,同时也指出部分课堂在深度探究、实践转化等环节的优化空间,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了明确方向。
本次活动通过同课异构的深度实践,为教师们提供了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的双重锤炼场,显著提升了教师的情境创设、思维引导、技术融合等方面的核心教学能力。此外,“以赛促教、以赛促研”的机制不仅让教师在教学竞技中突破自我,还通过评委精准点评与跨校观摩,为一线教师构建了“实践-反思-改进”的教师专业成长闭环。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