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教研转型 实践创新引领发展——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组织开展数智时代教研员能力提升研修活动
点击:36  发布时间:2025/10/13 16:04:37
为深入贯彻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实《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关于“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的要求,2025年9月22日至26日,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组织教研员赴北京开展“数智时代教研员能力提升项目”外出研修。项目通过专题讲座、实地访学、工具实操、成果共创等多种形式,探索数智技术与教育研究深度融合的路径方法,为区域教研转型发展注入数智动能。
一、开班启航 凝聚数智共识
9月22日,开班仪式在中国教师研修网北京总部举行。研修网副总编朱立祥代表主办方致辞,项目专家徐琬婷对研修方案进行系统解读,详细介绍了课程设置、研修方式和考核要求,帮助大家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胡渝江作总结讲话,对教研员们提出学习要求,强调珍惜此次研修机会,切实提升数智研训能力。
二、理论浸润 深化数智认识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字教育研究所专家作“教育数智化赋能未来教育变革”专题讲座。他从国家政策导向、未来研修发展趋势、数智时代教研员的使命担当三个层面,系统阐释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层逻辑与发展方向,提升了学员对智能教研战略意义的认知高度。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研修员林志奕以“智慧教研 AI赋能研修新样态”为题,结合西城区初中信息科技智慧研修活动的实际应用案例,系统展示了智慧研训的设计、实施与指导全流程。中国教师研修网刘博老师分享了“数智赋能教师发展创新实践”,重点介绍了基于数据循证的课堂观察分析方法,展示了研修网平台在赋能课堂教学、教研创新方面的具体路径。
三、实地访学 解码数智经验
9月23日下午,全体学员前往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进行实地交流。研修院专家围绕“以优质研修助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专题交流。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石玲玲,副院长闻岩,副院长祁建新,副院长乔梅等,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教师研修课程建设等内容与学员开展分学段工作汇报随后,中学部主任王雨芳、小学部主任王爱军、负责学前教育工作的乔梅副院长等研修员与渝中区参训教研员进行一对一交流,双方就区域研修机制建设、数字化转型路径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9月24日上午,学员在中关村第三小学万柳北校区参与该校主办的“面向智能时代的教育探索——人工智能通识课教学实践研讨会”。研讨会以“主旨报告+课例展示+市集体验”为主线,聚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课堂落地与跨学科融合,系统呈现中关村三小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方面的探索成果。9月25日下午,学员分学段前往北京第一实验小学红莲分校(小学组)和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中学组)开展智慧研训现场观摩。两所学校分别展示了人工智能与学科融合的AI赋能的课堂教学实践,教研员们围绕学校教务工作开展情况、校本教研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等方面,与学校教师进行深入交流。四、实践赋能 共筑数智新生态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研修员杨伟宁以《研修课程设计与实施》为题,深入剖析教研工作中的核心痛点,通过案例分享教研员高效指导校本教研的具体策略。随后,中国教师研修网人工智能项目专家董晓勇开展《工具赋能・智慧研训:依托中国教师研修网平台工具的实践策略与沉浸体验》实操演练,组织大家基于实际教研需求开展智能体创建实操,涵盖睿云AI助手、扣子等工具的应用实践,帮助教研员掌握智能体从需求梳理到优化迭代的全流程技能。9月26日,研修成果展示顺利举行。学员分组汇报了“智慧研训方案设计”与“学科智能体开发”成果。学员代表首先围绕区域教研实际,结合数智工具与智能体应用,汇报了具有学科特色和实操价值的研训设计方案。随后,各组继续展示在训期间自主设计与训练的“智能体”成果学员代表结合教研场景,演示了智能体在课堂分析、资源推荐、学情诊断科研助力等方面的功能应用同时也对智能体应用的风险提出疑问。展示结束后,中国教师研修网副主编朱立祥、副总编刘博解决方案中心副主任董晓勇就智慧研训方案与智能体两方面的内容与优化建议同老师们展开交流。结业仪式上,教师进修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胡渝江作总结讲话。他对本次研修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强调全体教研员要以此次学习为起点,持续推动区域教研向数智化、循证化转型,助力渝中教育高质量发展。
五天研修虽短,却为渝中区教研转型打下数智“基座”。教研员们将带着前沿理念、实用工具与创新方案返岗实践,探索符合本区域特色的数智教研模式,助力渝中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