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编写意图促教学落地 研核心内容强素养培育——渝中区召开初中数学新教材培训会
点击:28  发布时间:2025/9/17 15:46:45
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师新教材实施能力,2025年9月11日,渝中区初中数学新教材培训会在重庆复旦中学举行。本次培训会由区初中数学教研员孔原平老师担任主讲,全区初中数学教师参加活动。孔老师围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新教材,从内容框架、编写变化、研读视角及教学实践建议等方面展开系统指导,助力教师精准把握教材核心,优化教学策略。
 
培训伊始,孔原平老师以清晰的逻辑梳理了八年级上册教材的整体架构,明确各板块功能:几何部分以三角形为起点,逐步延伸至全等三角形与轴对称,侧重培养学生图形认知与推理能力;代数部分围绕整式、因式分解、分式的运算展开,夯实学生运算基础与应用意识。同时,孔老师还简要介绍了八年级下册及初中阶段其他学期的教材结构,帮助教师建立贯穿初中三年的数学知识体系,为后续教学衔接做好铺垫。
 
 
在教材编写变化解读环节,孔老师从整体调整、结构优化、内容细化三个层面进行阐述。孔老师强调,新教材呈现三大关键调整一是将“整式的乘法”“因式分解”独立成章,使代数知识脉络更清晰;二是调整“多边形及其内角和”的编排位置,将其从八年级上册“三角形”章节移至下册“四边形”,遵循“先聚焦单一图形、再拓展复杂图形”的认知逻辑,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三是新增“综合与实践”内容,强化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注重以数学化的方式引入知识、设计探究过程。章节结构与具体内容方面,新教材通过优化课时分配、更新数学活动形式、补充文化素材等方式,增强教材的探究性与育人价值。
 
 
为帮助教师深度理解教材设计逻辑,孔老师提出要运用多维度研读视角用好新教材一是从课程标准视角,需紧扣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与层次化习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索;二是从教材编写视角,要挖掘知识背后的育人价值,理解内容取舍、栏目设置、资源整合的意图;三是从知识体系视角,需纵向梳理知识的“生长路径”,衔接小学基础与高中后续内容,横向打破章节壁垒,构建单元内与跨单元的知识网络,以“知识生长”“学生认知”“能力提升”“素养发展”为主线串联教学内容;四是从学生视角,要立足学生已有知识储备与认知特点,预判学习难点,拆分复杂知识点,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发现式”探究活动,同时针对学生差异设计分层教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宜的学习节奏中提升能力。
 
针对教学实践,孔老师给出五项具体建议。一是充分利用教师教学用书及配套资源,结合校本教研活动,深入解析教材、观摩优秀课例,提升教学准备的针对性;二是重视尺规作图的教学价值,通过规范的作图训练,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与空间观念;三是加强“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结合教材中的探究案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过程主动建构知识,培养探究能力;四是坚持“学为中心”理念,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等不同领域,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逐步提升抽象思维、运算推理、数据分析等核心能力;五是合理规划教学进度,参考学期教学日历,平衡教学质量与进度,确保各知识点教学扎实落地。
此次培训为初中数学教师搭建了理解新教材、优化教学的交流平台,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新教材的编写理念与实施要点。参会教师表示,将把培训所学融入后续教学实践,以更精准的教学策略推动新教材落地,助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提升思维能力、发展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