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载同行共生长 深耕课堂笃行之——渝中区开展义务教育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试点项目结项暨成果展示活动
点击:135  发布时间:2022/5/17 17:10:44

 

2022年5月16日下午,渝中区义务教育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试点项目结项暨成果展示活动在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学术厅一举行。重庆市教委基教处处长吴薇、重庆市教科院初教所所所长康世刚、渝中区教委副主任杨勇出席了此次活动。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全体学科教研员、三所试点学校代表以及区内中小学分管教学校长参加了活动。活动由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周鸿蜀主持。
活动现场播放了试点项目工作总结视频,回顾了项目运行三年来学院与试点学校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携手共进的点点滴滴,呈现出项目取得的丰硕成果。紧接着,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书记、院长宋文君以“走向课改深处:‘共生课堂’建设的区域探索”为题作项目总结报告。学院秉持“以教研驱动并实现育己、育师和育生”的“教研三育人”主张,深入分析新时代课改政策导向和教研定位,从2019年起历时三年,实施了渝中区义务教育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试点项目。宋院长分别从项目的价值旨归、项目的实施路径、项目的机制创新三个方面作了详细介绍。
回归课堂本真,服务学科育人的教学实践是项目的价值旨归。学院构建了区域“共生课堂”的理想样态,为优化课堂教学提供明确指向。推动教学改进,落实育人为本的教改理念是项目的建设路径。学院以“教研专业支持”“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诊改”三大行动为支点,撬动课堂教学改进,构建出在课程目标引领下的备、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格局。推进教研协同,打造融合共生的研训文化是项目的机制创新。学院将区域顶层设计与学校创新实践相结合,在义务教育全学科、全学段、全方位推进试点工作,以“共生课堂”建设为着力点,以课堂教学改进为突破口,累计开展了活动720余次,参与教师上万人次,切实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有力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
 
 
三所试点学校分别聚焦“学科教学工作坊运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改进策略”进行了总结交流。大坪中学书记、校长郑勇从工作目标、举措、成效三个方面介绍了学校的项目工作经验。学校按照“项目统筹,校本实施;课题引领,高校助力;平台搭建,交流助推”的策略推进项目建设,经过三年实践,“共生课堂”打造使课堂教学改进成为常态,“学科教学工作坊”建设使校本教研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从分年级教研到学科教研共同体打造,从粗放实施到精细化管理,从散点式教研到主题式推进,从常态化开展到工作坊式研修”的转变,学校获得整体发展,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鹅岭小学副书记、校长王剑从工作目标、举措、成果三个方面介绍了学校的项目工作经验。学校基于新课改和“共生课堂”理念,以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助推教师专业能力进阶、改进校本研修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通过窥破管理盲区,新建运行机制;破除教研旧疾,重建校本研修;破解教学难题,构建“共生课堂”等举措,学校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学习评价能力、教学反思研究能力获得发展,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学校特色初步显现。东水门小学书记、校长曾令洁从项目推进思路、实施经验、实施成效三个方面介绍了学校的项目工作经验。学校以“三步走”实施教学设计优化、教学实践改进等“五大行动”,建立了“联研化行”校本研修联动共生机制;探寻了“设计优先—行动实证—评价诊改”的课堂教学改进路径策略;构建出“五力”阶梯式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助推教师专业能力进阶。经过三年实践,学校教学质量全面进步,学生获得全面发展,骨干、优秀教师大幅增加,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学术科研能力大幅提升,学校的转变清晰可见。
优秀学科教学工作坊和优秀坊员颁奖仪式结束后,两位优秀学科教学工作坊坊主代表作典型经验分享。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工作坊坊主、渝中区小学数学教研员王红梅老师以“数学工作坊:探索学科育人新路径”为题做了精彩分享。她从项目总目标出发,树立了“人本、情怀、创新、共生”的工作坊理念,遵循“基于问题、人人参与、聚化成果、任务驱动、做中学、做中研”的工作思路,通过理论学习、读书分享、观课评课、教学目标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单元作业设计等路径,促进坊员人人参与,分享交流,行为跟进,在教学改进中总结出学习范式,体验学科项目学习的创新教学方式,从传统作业观走向现代作业观。工作坊的研修力求不断创新实践,把育人蓝图变为现实。
初中英语学科教学工作坊坊主、初中英语教研员张理英老师进行经验交流。张老师从建设目标与研修主题、运行机制与研修举措、建设成效与未来愿景三个方面介绍了工作坊建设经验。工作坊围绕“共生课堂”理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确定研修主题,通过组织机构建设、团队文化建设提升坊员凝聚力,通过课例研修、课题研究、读书分享、专家讲座、成果提炼等方式开展教学教研培训三位一体的研修,取得丰硕成果,学校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课堂教学质量获得整体提升。
市教科院康世刚所长对活动进行总结点评,他充分肯定了项目实施的意义和取得的成绩。他谈到学院提出的“共生课堂”是把文件要求转化为了行动,把改革要求转化了为项目,把服务的要求转化为了改革的活动。作为渝中教研员是令人骄傲的,能将政策、理论、实践的话语体系转化为课堂行为。作为试点学校是幸福的,因项目有了稳定的平台,围绕主题助推学校的变革。他认为项目呈现出四个特点:教育理念前沿,有创新2.顶层设计系统,紧跟国家政策要求,融合了新时代教研文件的理念;实施过程扎实有效,真正促进了学校发展;教研方式方法创新,理念、文化创新,教研活动得到优化。最后他建议进修学院要进一步提炼成果,用学科的话语体系丰富“共生课堂”内涵。
区教委杨勇副主任作总结讲话,他强调了实施试点项目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充分肯定了教师进修学院带领三所试点学校,积极探索义务教育课堂教学的改进方向与实践路径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他提出了三点建议:要立足行动,提炼改革成果;要立足全域,推广“共生课堂”;要立足当下,深化教育改革。
行而不辍,笃行致远。项目结项不是终点,是新时代、新课程、新标准下的又一出发点,我们将开启深耕课堂,提质增效的新征程,以攀登的姿态迎接改革的新要求、新变化,坚定教研人的担当使命,用心谱写育人蓝图。